故事4 借名争霸:齐桓公巧令诸侯
【金玉良言】
孔子说: 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” (名义地位不当,说话就不顺理;说话不顺理成章,事情就办不成”)借助别人的名义也是一种壮大自己势力的方法。
【故事精选】
齐桓公即位前流亡于莒国,后来在鲍叔牙等人的拥戴下,回到齐国登上王住。他重用管仲、鲍叔牙和隰朋,改革内政,选拔人才,使齐国日益强盛。在外交政策上,齐桓公提出了“尊王攘夷”的口号,即拥护周王室,抗击外族入侵。
春秋时代,王室威信一再扫地,中原无主,诸侯列国互相争战,戎、狄等外族不断入侵中原。为了抵御外族入侵,必须有统一的号令。齐桓公率先打出了拥护周王室这一具有号召力的旗号,力争各诸侯国的拥护。
齐桓公打着“尊王”的旗号,首先击败了北戎,挽救了燕国,然后保护邢国和卫国,阻止了狄人对中原地区的侵扰。他还派遣公子无亏带领五百辆车马和三千名士兵去武装卫国,并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靠近齐国的夷仪。一时间,齐国声威大振,令诸侯诚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