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来书云:“良知亦有起处。”云云。
此或听之未审。良知者心之本体,即前所谓恒照者也。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。虽妄念之发,而良知未尝不在,但人不知存,则有时而或放耳。虽昏塞之极,而良知未尝不明,但人不知察,则有时而或蔽耳。虽有时而或放,其体实未尝不在也,存之而已耳。虽有时而或蔽,其体实未尝不明也,察之而已耳。若谓良知亦有起处,则是有时而不在也,非其本体之谓矣。
【译文】
来信写道:“良知也有开始的地方。”等等。
这句话可能听得不够仔细。良知是心的本体,就是前面所说的恒久照耀的东西。心的本体无所谓开始,也无所谓不开始。即使妄念产生了,良知也依然存在,只是人们不知道去存养它,有时就会放任它。即使昏沉闭塞到了极点,良知也依然明亮,只是人们不知道去观察它,有时就会遮蔽它。虽然有时可能会放任它,但它的本体其实一直存在,只需要去存养它就行了。虽然有时可能会被遮蔽,但它的本体其实一直明亮,只需要去观察它就行了。如果说良知也有开始的地方,那就是说它有时不存在,这就不符合它作为本体的概念了。
【解读】
在《答顾东桥书》这篇重要著作里,王阳明,这位明代心学的大师,向我们揭示了良知的真谛。他明确地告诉我们,良知是“天下之大本”,即良知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根本依据。同时,他也强调了心的重要性,认为心是“万物之主”,即心是主宰万物的力量。这两句话,其实是在告诉我们,心与良知、心与万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